close

每天清晨八點多,豪宅林立的台北縣大台北華城社區道路上,上百部送小朋友上學的高級轎車與三十輛專屬巴士車劃破寂靜,通過三道警衛崗哨,直駛大台北華城的最高點秀岡山莊內有如歐洲城堡般的康橋雙語小學。學生下車後,搭上十三公尺的長長電扶梯進入教室、開始一天八堂課的生活。

康橋小學圖書館的窗外是蓊鬱的青山,及一幢幢紅瓦白牆的別墅。四月的一個上午,一群四年級學生在圖書館上閱讀課,幾個小朋友順手拿起英文的《時代》(TIME)雜誌,坐在沙發上聚精會神的看起有關美伊戰爭的報導。

台北第一所私立雙語學校康橋小學去年七月才招生,九月開學時就有一千名小學生,學生數是同一學區的公立小學直潭國小的三倍。一千個康橋學生的背後,是一千個期待下一代成為未來菁英的家庭,為了培養小菁英,父母願意付出數十倍於一般公立小學的學費。一般公立小學每學期學費大約是一千六百元,但康橋每學期註冊費加月費要十萬元,是公立小學的六十二倍。

康橋小學在台北的高級住宅區華城社區的最高處,海拔約五百公尺。順著華城社區道路往下走,離康橋小學約三十分鐘車程,就在新店淨水廠附近,另一所位於山區的公立直潭國小,全校只有三百個學生。早上七點半,直潭國小的學生也陸續抵達學校,爬上八十一階的石階進教室上課。直潭國小山環水抱,是九年一貫教育的標竿學校之一,校內還有射箭場,像一所大自然裡的森林小學,孩子看著獨角仙、鍬形蟲長大。學校標榜的「自然心、人文情、創新意、能力行」,和山上的康橋小學招生廣告上「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點上」、「預約成功人生」訴求,形成有趣的對比。相對於康橋小學的家長都是社會菁英,直潭國小學生的家庭背景很能反映社會真實學生有三分之一住華城社區,三分之一住直潭社區,三分之一是原本住在山上的原本居民,濃縮了台灣社會的上中下階層。

現代家長們面對這兩所環境優美,但風格、收費天差地別的學校,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去年康橋小學開學後,「雙語」教學的魅力除了吸引台北縣、市和桃園地區家長,有二十二個直潭國小的學生,將近一成的孩子轉學到康橋。一學期後,有八個學生表示不適應回到直潭國小,等於有十四個學生決定提前走向菁英養成之路。

‧ 英語造就菁英
職場上,薪水最高加碼五成
雙語學校如雨後春筍般興起

創辦康橋小學的康軒文教機構董事長李萬吉指出,國內父母對雙語小學有很大需求:「台北地區再開個五所雙語小學,招生照樣會爆滿!」二年多前,台灣開始有私立雙語中、小學的設立,如今台灣已經有台北縣康橋、台中常春藤和華盛頓、斗六維多利亞、新竹清山等強調中、英文上課時數各占一半的雙語學校。不僅如此,還有許多雙語學校正如火如荼籌備中,例如,台中地區即將有普林斯頓、愛彌兒、稻禾、麗澤四所雙語學校提出申請,只要通過,很快就會設立。

所有雙語小學的簡介,不約而同出現這麼一句話:「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英語,被許多望子成龍的父母視為孩子邁向成功的最佳助跑利器。十幾年前,台灣菁英流行把孩子送到英語系國家,造成一波小留學生潮,也因為父母無法隨身照顧而衍生許多教育的後遺症。這兩年,雙語教育成為台灣菁英階層的另一種選擇。但是,學英語,究竟與成功的關聯度有多大?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長張瑞明說,英語是一個可酬因素,一個加值的籌碼,雇主會因為這樣的能力付出更高的薪水。根據他的經驗,在勞動市場上,一個有專業又有英語能力的人,薪水最高可加碼五○%。而同一個職務,在外商與本地公司相較,最高薪資的差異可拉大到二五%。怡富大中華區共同基金行銷總監宋文琪認為:「人才是全球化的,這可以說出英文有多重要。別以為在台灣公司當頭就行了,這是鴕鳥心態,假的出人頭地。」

中國大陸經濟體崛起,讓許多人不禁問道,中文未來是否會成為世界的第二個標準語言。不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認為,目前全球共同的語言僅有英語一種,要使中文成為國際間主要的流通語言,還需要五十年的時間。

即便學英語與成功與否有高關聯度,但「起跑時間」要從小學開始嗎?

台大資訊管理系助理教授吳玲玲解讀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Erikson)的「人生八大發展歷程」理論發現,六到十二歲時(學齡期)是一生中發展「能力」很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如果發展得好,也就是一再操練往後需要的技藝,可以培養出日後很好的學習能力,具有勤勉的特質;但如果發展不好,不和諧的性格就會產生,也就是所謂的惰性。

‧ 學齡期是關鍵
王先生每年花兩百萬培養孩子
「把錢花在教育上,最值得!」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國內一家唱片公司王姓負責人對獨生兒子的教育投資,就相當驚人。王先生的兒子目前念美國學校七年級,每學期學費大約要四十萬元,王先生和太太培養孩子成為未來菁英的方法是:讀萬卷書之外,還要行萬里路。他們從孩子小學一年級起,每年暑假必定全家一起出國遊學,還帶著外籍英文老師同行。王先生認為,很多美國文化和風俗習慣,英文老師比家長更能提供最接近事實的答案。這樣一趟遊學之旅的總花費大約花上新台幣一百多萬元。也就是單是學費和遊學費用,王家每年要投資兩百萬元。如果到孩子念到美國學校十二年級,大約得花兩千萬元。

在父母有計畫的培育下,王先生的小孩走過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東南亞各國,也參觀過不少美國的知名大學如哈佛、史丹佛、柏克萊等。王先生希望兒子「廣納百川,接觸面多、視野廣。」王先生也很清楚,未來的菁英不能只懂英文,而是要中、英文都精通。所以他讓孩子在小學三年級以前,先念復興小學,接受中文教育,到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才轉念美國學校,「他是中國人,接受中國文化倫理教育是打好教育基礎的第一步。」

王先生有很多朋友的孩子,先學英文之後,都排斥學習中文,因為學中文比英文難。「中文是最難學習的語言和文字,中文先打好基礎,再學第二種語言,就很輕鬆。」王先生說,中國字從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到一點一勾,都有筆順,不照著筆順寫,寫起來的字就不工整、不漂亮。所以,「寫中國字的過程,就是一種邏輯訓練。」他從孩子開始學寫字時,就親自教國字的筆順。

為了讓孩子在三年級下學期開始上美國學校,王先生從孩子小二下學期起請外籍的英文教師。挑選英文老師的過程頗費周章,先是王太太費心的打聽一般家長心目中的名師,挑出其中三位,一一試上之後,再挑選出孩子最能接受的英文老師。最後挑中的英文老師,鐘點費比一般外籍家庭英文老師收費高一倍。「把錢花在教育上,是最值得的。」王先生強調。

‧ 「教育移民」中國
到大陸學國際觀、布人脈
一學期學費就要三十五萬

相對於讓孩子留在台灣接受雙語教育的風潮,現在台灣興起另一種小菁英培養思維,把孩子送到大陸讀書。

傑星娛樂事業總經理丘秀珠是希望孩子到中國培養國際觀的父母之一。她的小孩今年從所謂的貴族學校薇閣小學畢業後,九月份將轉到上海念國際學校七年級。上海國際學校學費每學期約一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十五萬元),為了孩子到中國念書,丘秀珠去年十一月就為兒子在國際學校「掛號」,同時她也做好「教育移民」的打算,將和孩子一起住到上海。

丘秀珠有不少朋友將孩子送到美國念書,但她認為下一代未來市場在亞洲,讓孩子到上海念書,從小接觸大陸人,可以更了解他們的思維。不僅如此,孩子從小和有背景的中國下一代成為同學,可以提前在中國打下人脈基礎。

丘秀珠的好友、馥園餐廳副董事長楊淑滿已經是把想法化為行動,她的大女兒目前在北京大學念醫學院,今年,楊淑滿打算讓高中畢業的二女兒也到北京念中醫藥大學。楊淑滿覺得,大女兒到中國讀書之後,視野變廣,寬容度也增加,例如,大陸教授說台灣學生「比較有錢,不會念書」,她只能容忍、用行動證明。「這樣的投資是值得的。」楊淑滿的女兒大學畢業後,打算再到其他國家深造,培養國際觀。

‧ 菁英與「眾生」
從小在象牙塔裡長大的孩子
出社會面臨不能適應的窘境

培養孩子的國際觀,台灣的菁英階層有不同的思維,雙語學校和到中國當小留學生是近年興起的兩股風潮。對於想把孩子送出國當小留生卻擔心孩子到頭來「只懂英文不懂中文」的父母,一半時間學英文、一半時間上中文的雙語學校,剛好可以解決父母這方面的困擾,同時也可以培養出具備「美、中、台」三地優勢的語言能力。

對於雙語小學,台北師範大學兒童英語研究所所長張湘君持肯定態度。但她認為,私立雙語學校的收費高,多數學生的家庭環境很好,孩子難免會和同儕比較,連能不能出國遊學都會造成比較的壓力。張湘君建議,想讓孩子讀雙語學校的父母,必須有長期計畫和預算。否則孩子回到一般學校,難免造成心理落差。她提醒,菁英是少數,「眾生」比菁英多太多,一直在貴族環境下長大的小孩,長大後可能是菁英,也可能要帶領一大群「眾生」,但因為成長的環境太少接觸到一般人,較難設身處地,在細微處看到別人的需求。

就讀直潭國小的融融住在華城社區,他的爸爸就不希望小孩子一直在同質性太高的團體長大,免得說出:「你爸爸沒開賓士車,你爺爺總有開Lexus吧?」這樣的話來。一位家長說,這會讓孩子誤以為整個社會就是這樣的。

相較起來,把孩子送往國外當小留學生的風險很大,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藉由環境的轉換和刺激,卻可以讓孩子提前學習適應環境和獨立性格。放眼國內企業界的第二代,幾乎都當過小留學生,包括台塑企業第二代王文洋、大陸工程總經理殷琪、和信集團第二代辜仲諒等。

佳能企業第二代、十四歲才剛學會ABC到美國紐澤西當小留學生的董俊毅,曾度過一段很長時間的孤獨生活。因為全校只有他一個台灣人,而語言和文化的隔閡,常讓他只能獨來獨往,這也養成他喜歡安靜、獨處、思考問題。如今回想起來,董俊毅還認為,那種適應環境的辛苦絕不比當兵輕鬆。

一○四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兩年前也決定讓女兒透過環境轉換,提升女兒的思考和適應力。女兒念國一時,楊基寬即送她到新加坡就讀當地美國國際學校,兩年下來,楊基寬覺得女兒的好奇心變重,思考獨立性也提高了。今年六月,女兒決定回台灣,但是,她沒有參加台灣的學測,可以上什麼高中?萬一沒有學校念時怎麼辦?「我也沒有答案,而且,我打算讓她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她可能因而要念比較差的學校,但人唯有經過不同環境的刺激,才能提高敏銳度和對人性的感受力。」楊基寬甚至認為,女兒念到高二、高三時,應該休學一年去打工,體驗讀書之外的人生。

‧ 「混血教育」體質強
孩子從小就能接納多元的觀點
適應力強,能將磨練化為經驗

八年前,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把十四歲和十歲的孩子送到美國念書,如今,老大徐未遲就讀柏克萊大學電子電機系三年級。徐一鳴說,以兒子的程度,假如留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中,能念到輔大就不錯了。徐一鳴指出,這是「混血教育」(指中式傳統教育和西式教育的混合)的功勞,混血的孩子體質會比較強,混血教育也會讓孩子更能接納多元的觀點、提高適應力。

美國的領導統御學專家華倫.班尼斯(Warren Bannis)曾訪問七十歲以上及三十歲以下兩個不同世代的各領域領導人,班尼斯發現,這些領導人的共同特質,是能夠不斷從個人磨練(指艱困的環境)中脫胎換骨,他們都能將這些磨練視為正面的經驗。班尼斯在《奇葩與怪傑》(奇葩指三十歲以下的領導人,怪傑指七十歲以上的領導人)一書中指出,這個特質,就是適應力。「適應力是每個人在面對生命的起伏不定、陰晴圓缺時,仍然仍夠活得精彩的能力。……在我們的訪談對象中,適應力強的人,遇到磨練仍然得經過一番艱苦奮戰,但他們不會深陷其中無法脫身,或者受到限制。他們從中學到寶貴的一課和新的技能,才能邁向新的境界繼續學習。透過不斷的挑戰、適應及學習的過程,一個人才能學會如何面對下一次的磨練。」

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系副教授李芃娟指出,就教育的觀點,適應力和意志力都屬於智力的一種,適應力好的人,各方面表現都不會太差。直潭國小校長吳順火也表示,學生最重要的,其實是態度。擁有開闊的心胸、健康的身體是將來面對一切挑戰的最大本錢。直潭國小三年前畢業的三十位學生,如今有十七位進入公立高中。吳順火追蹤發現,直潭畢業的小學生,對升學主義會有約半年的調適期,但過去培養的態度讓小朋友能很快面對挑戰。

‧ 菁英競賽之外
李家同:國際觀往往只是美國觀
愛因斯坦:培養獨立思考最重要

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曾經這麼說:「發展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的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基礎理論,並且學會獨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種主要以獲細節知識為其培訓內容的人來,一定更能適應進步和變化。」

暨南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李家同也提出一個反思:「英文能力好並不代表一切,國際觀往往只是美國觀。」根據「人生八大發展階段」研究,吳玲玲教授也提醒,在學齡期的技藝學習不能發展得太過度,否則,會變成只是機械式的重複練習,沒有辦法進入欣賞的境界。太過勤勉,最後變成只是狹隘的技藝,這是東方社會較常發生的現象。

這是一場預約國際菁英的競賽,每個人都希望下一代贏在起跑點上,但是父母別只為孩子修築一座「以世界為範圍的象牙塔」,而忘了真正的人生競賽旅途漫長而遙遠,還有更重要的課題。

小菁英投資戰

文/李采洪、林亞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udi 的頭像
    mudi

    汪汪姆弟嬉遊記

    mu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